月刊游戏怎么玩
1、三“慧”,提升幼儿园游戏质量。山东省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幼儿园。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这一天性中蕴含着儿童生长的内驱力。为此,我园一直致力于自主游戏的实践和探索,基于儿童视角落实游戏精神,做到“慧”教研、“慧”支持、“慧”引领,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一、“慧”教研,让教师成为游戏精神的践行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指出:“尽管没有成人的介入,幼儿也能在游戏中自我发展,但是有没有成人的介入和指导,幼儿的发展还是有区别的。”为提升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与支持能力,我们通过“三观三问”的教研方式,使教师不断内化游戏精神,提升专业能力。“三观三问”即第一次请教师随意观察,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3、”第二次请教师明确目标后观察,并提问:“本次观察内容和上次有哪些不同。”第三次请教师聚焦问题再观察,并提问:“如果在游戏现场,你会介入吗”。通过园本教研,教师的游戏理念不断深化,实践水平不断提高,28名教师的游戏实践论文相继发表,两个游戏研究课题成功立项省级规划课题,研究成果相继荣获淄博市优质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和淄博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并于2022年5月在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4、二、“慧”支持,让教师成为自主游戏的支持者。有效支持可以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成长。我园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慢慢做到了有效支持。从“看”到“看见”,更加懂得儿童。
5、教师在建构区连续几天观察乐乐,发现他每天都先在一边看其他孩子玩积木,等对方作品成形后,在对方毫无戒备的情况下走过去推倒。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关注的不仅是乐乐“推倒别人积木”这个行为,还有这个行为背后乐乐的心理需求。
月刊游戏怎么玩
1、是不是乐乐想加入别人的游戏但不知道如何加入。于是教师走过去问乐乐:“你是不是想和别人一起玩呀。
2、”乐乐立即点头。从这一刻起,教师便和他一起做游戏,帮助他找到加入他人游戏的适宜方法。
3、几天过去了,乐乐可以坐在离游戏区比较近的地方玩了,但还不能参与到他人的游戏中。几周过去了,乐乐可以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和同伴一起玩游戏了。一个月以后,乐乐已经能够向其他小朋友发出请求,询问他们是否允许自己加入,或者主动向教师求助。事后,教师说:“如果没有静下心来,花时间去观察、了解和记录,我会认为乐乐的表现就是不良行为。
4、如果我过早地采取行动,那对乐乐来说,最后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这个为孩子发展提供支架的过程,恰恰是教师对游戏观察从“看”到“看见”的跨越式进步,是透过孩子游戏行为看到孩子内在需求的具体体现。从关注“幼儿接下来应做什么”到关注“幼儿当下正在做什么”,更加理解儿童。自主游戏时,孩子们用万能工匠拼插出各种各样的手枪,开始玩打仗的游戏。
5、教师认为孩子们对枪战游戏感兴趣,便投放了新材料——报纸、背包、书、绷带等。可是第二天游戏时,孩子们先观察各种枪的图片,然后各自拼插,拼插好之后相互比较、改进,并没有玩枪战游戏。